专业授课与教学成果
主要承担《桥梁工程》、《高等桥梁结构理论》、《土木工程学科专业前沿》、《结构非线性分析》、《钢结构》、《Autocad》等课程教学;指导的研究生获得了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公路学会评选)、湖南省优秀学位论文、全国“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参与指导本科生获得全国结构设计大赛一等奖等。
(一)主要教学成果:
1.2009年9月,“主动适应交通建设需要的土木工程专业结构设计类课程群建设的改革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6。
2.2019年9月,“‘厚基础、宽架构、辅项目’强化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能力”获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1。
3. 2009年4月,“土木工程专业结构设计课程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获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4。
4.2001年3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获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5。
5.2004年9月,“以科学研究,促进‘桥梁工程’省级重点课程建设”获59859cc威尼斯官网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1。
(二)教研教改项目
1.59859cc威尼斯官网“土木工程”国家(及湖南省)一流本科建设”,2019年,教育部,项目负责人。
2. 《结构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识-仿-实”平台建设》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湖南省教育厅,2020年,项目负责人。
3. 湖南省省级重点课程《桥梁工程》建设,湖南省教育厅,1996年,2002年该课程评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课程,项目负责人。
4. 《桥梁工程》省级一流课程建设,湖南省教育厅,2020年,排名第2.
5. 《桥梁工程》教学中的课程思政, 湖南省教育厅,2020年,排名第2.
6. “一般本科院校土木大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教育部、财政部,2007年,参与
7.“土木工程”第2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财政部,2007年,参与
8. 《结构设计原理》国家精品课程,教育部,2009年,参与
9. 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教育部,2018年,参与
10. 学校与美国田纳西大学查塔努分校合作举办土木工程专业, 教育部,2014年,参与
11.湖南省土木工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湖南省教育厅,2018年,参与
(三)出版教材及专著
1.李传习主编,陈艾荣 颜东煌主审.《桥梁工程》,“十三五”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年8月,第一版
2.李传习 夏桂云编著,刘光栋主审.《大跨度桥梁结构设计理论》,面向21世纪交通版高等学校教材,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
3.周水兴主编,李传习主审.《桥梁工程》,“十一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年
4.李传习著.《现代悬索桥静力非线性理论与实践》,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年10月
5.夏桂云 李传习著.《考虑剪切变形影响的杆系结构理论及应用》,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年9月
研究方向及研究团队
主要从事土木工程学科领域的科研工作;
所在的土木工程研究团队
拥有包括9名国家级人才计划人选、近40名教授在内的120人的专业人才队伍,所在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取得B+,具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土木水利”专业学位博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土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发表了上千篇高水平论文,获得8项国家科技成果奖励、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近百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解决了数百座大桥特大桥的建设、运维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了一系列理论和技术创新。
以本人领衔的桥梁工程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与施工控制研究分团队,拥有包括国家级人才计划人选、欧洲玛丽居里学者等在内10余名教师组成的研究团队,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及省级科技成果奖励、国家级及省级教学成果奖,特别是在复杂悬索桥计算理论与架设技术、钢结构疲劳加固新技术、UHPC材料与结构一体化设计理论与方法等研究方面,以及“厚基础、宽架构,辅项目,强化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人才创新和实践能力”教研教改方面取得许多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的重大创新,推动了人才培养和科技进步。
1、 李传习,教授,国家级人才,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与施工控制研究
2、 贺 君, 教授,玛丽居里学者,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研究
3、 杨美良, 教授,施工控制与体外预应力技术研究
4、 夏桂云, 教授,弯斜坡桥梁与箱梁理论
5、 张玉平, 副教授,斜拉桥施工控制与架设技术研究
6、 刘 建, 副教授,桥梁施工控制与架设技术研究
7、 柯红军, 副教授,悬索桥施工控制与架设技术研究
8、 陈卓异, 副教授,钢桥疲劳加固新技术研究
9、 潘仁胜, 讲 师,UHPC结构设计理论研究
10、 李红利, 讲 师,桥梁人致振动及控制技术研究
11、 董 帅, 博士后,桥梁无接触感知理论与技术研究
12、 董创文, 讲 师,桥梁施工控制与架设技术研究
13、 裴必达, 讲 师,桥梁疲劳机理及其防治技术研究
14、 曹水东, 实验师,桥梁施工控制与架设技术研究
科研成果
(一)主要科研奖励
本人共获国家科技成果奖励2项(排名第2、9)、省级科技成果一等奖或特等奖5项(排名第1、1、3、7、13)、省级科技成果二等奖5项。下面列出主要者:
1.2007年2月,“混凝土桥梁施工期与运营期安全控制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2。
2.2011年12月,“山区拱桥建设与维护新技术研发与应用”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9。
3.2016年2月,“复杂悬索桥施工控制计算理论与架设技术及其应用”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
4. 2003年11月,“佛陈大桥钢管混凝土拱桥系杆更换工程技术研究” 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
5. 2001年12月,“预应力混凝土大跨度桥梁施工控制的仿真计算与质量监控研究”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3。
6. 2007年10月,“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7。
7. 2009年7月,“平胜大桥独塔自锚式悬索桥施工控制计算理论与施工成套技术”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
8. 2009年1月,“超大跨径自锚式悬索桥成套技术研究及应用”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
(二)主要科研项目
本人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子项1项,博士点基金1项、其他项目数十项,解决了一系列理论和重大工程技术难题。主要项目如下: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UHPC配筋梁(板)的含超高周抗弯疲劳性能及主要影响机制,2020年立项,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钢箱梁横隔板母材疲劳及CFRP加固提升的机理与寿命,2017年立项,主持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空间主缆自锚式悬索桥成桥状态确定及其科学实现的理论与方法,2013年立项,主持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空间主缆悬索桥自适应的构形与效应协调控制的理论与方法,2010年立项,主持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复杂悬索桥多重非线性高效精细计算理论与方法,2007年立项,主持
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子项,多因素作用下特大跨桥梁的安全控制,2017年立项,主持
7、广东省交通科技项目,钢箱梁正交异性桥面板疲劳开裂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2016年立项,主持
8、湖南省交通科技项目,基于UHPC的公路桥梁伸缩装置修复技术研究,2020年立项,主持
9、佛山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大跨径斜拉桥UHPC组合梁桥面板静力、疲劳力学行为与传力机理研究,2020年立项,主持
10、西部交通科技重大专项,特大型桥梁风、雨作用监测与模拟技术研究,2011年立项,第二负责人
11、佛山平胜大桥(当时世界最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杭州江东大桥(世界最大横向倾角自锚式悬索桥)、岳阳洞庭湖大桥(当时最大跨度三塔PC主梁斜拉桥)、南宁永和大桥(当时最大跨度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深中通道大桥、泸州长江二大桥、重庆太洪长江大桥等50余座特大桥梁施工控制研究,以及南沙大桥辅控、港珠澳大桥CB04标吊具复算与试验、佛陈大桥系杆更换技术研究等,1996年至今,主持
(三)获得的发明专利
下面仅列出本人均为第一发明人的专利。
1、山区悬索桥加劲梁的吊装架设方法,中国发明专利
2、边跨散索套无支撑的独塔双跨自锚式悬索桥吊索张拉方法,中国发明专利
3、一种边跨悬吊-中跨斜拉三塔自锚式组合索桥的架设方法,中国发明专利
4、一种小垂度基准索股垂度控制方法,中国发明专利
5、顶推施工梁体无应力线形高精度实现的施工控制方法,中国发明专利
6、大偏角吊装的跨缆吊机,中国发明专利
7、低扣塔架设桥宽较大的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施工方法,中国发明专利
8、一种双塔三跨平面主缆自锚式悬索桥吊索张拉与体系转换的方法,中国发明专利
9、一种顶推变曲率竖曲线梁支点标高确定的单步模数搜索合成法,中国发明专利
10、顶推变曲率竖曲线梁支点标高确定方法,中国发明专利
11、UHPC搅拌方法和UHPC混合料,中国发明专利
12、一种钢箱梁加固结构及其加固方法,澳大利亚革新专利
13、正交异性桥面板栓焊接头及外宽式拼接板,澳大利亚革新专利
14、一种UHPC节段施工桥梁的接头方式与施工方法,美国发明专利
(四)发表的论文
在《土木工程学报》、《中国公路学报》、《硅酸盐学报》《复合材料学报》等国内重要刊物发表论文300余篇,在SCI 期刊上发表论文近30篇。下面列出15篇近几年发表的代表作(“*”为通讯作者)。
1、冯峥,李传习*,贺君等. Static and fatigue test on lightweight UHPC-OSD composite bridge deck system subjected to hogging moment[J],Engineering Structures,2021
2、李传习,冯峥*,潘仁胜等.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Anchorage Zone of Prestressed UHPC Box-Girder Bridge[J],J Bridge Eng. 2020
3.柯璐,李传习*,贺君等.Effects of elevated temperatures on mechanical behavior of epoxy adhesives and CFRP-steel hybrid joints[J], Composite Structure,2020
4.柯璐,李传习*,贺君等. Enhancing fatigue performance of damaged metallic structures by bonded CFRP patches considering temperature effects[J],Materials & Design, 2020.
5、李传习,柯璐,贺君等. Effects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dhesive and CFRP on the bond behavior in CFRP-strengthened steel structures[J],Composite Structures,2019
6.李传习,冯峥*,柯璐等. Experimental Study on Shear Performance of Cast-In-Place 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Structures[J],Materials,2019
7.李传习,贺君*,张哲等 An Improved Analytical Algorithm on Main Cable System of Suspension Bridge[J],Applied Sciences,2018
8.李传习,贺君*,董创文等. Control of Self-Adaptive Unstressed Configuration for Incrementally Launched Girder Bridges[J], J Bridge Eng. 2015
9.李传习,周佳乐,柯璐等.配筋超高性能混凝土矩形梁抗扭承载性能试验与计算方法[J],中国公路学报,2021
10.李传习,冯峥,潘仁胜等.UHPC直剪性能试验与直剪承载力计算方法[J],中国公路学报,2021
11. 李传习,柯璐,陈卓异等.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弧形切口及其 CFRP 补强的疲劳性能[J],中国公路学报,2020
12. 李传习,陈卓异,周爱国等.钢箱梁横隔板疲劳裂纹特征与实桥试验的轮载应力[J],土木工程学报,2017
13.李传习,李游,陈卓异等. 钢箱梁横隔板疲劳开裂原因及补强细节研究[J], 中国公路学报,2017
14.李传习,刘智侃,曹水东. 空间主缆扭转特性与扭转效应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5
15.李传习,王深,董创文等.基于相位变换的顶推曲梁桥自适应无应力构形控制[J], 中国公路学报,2014